热点资讯
《伤寒论》通俗讲话(六)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8:21 点击次数:59
第二部分 伤寒约言:一通百通谈伤寒 (胡希恕讲述、撰写)
图片
第一章 太阳病(续) 七、表证与停饮的关系 太阳病固以发汗为治疗原则,但是里有停饮,必须兼逐水,表始得解,如前之小青龙汤证及桂枝去芍药加苓术证,即属其例。假如不兼逐水,或汗或下,不但病不去,且每因激动里水发生诸多病变。见于本篇的方证有以下数则: 1.苓桂术甘汤证 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头眩心悸,小便不利或频数者。 方:茯苓四钱,桂枝三钱,白术二钱,炙甘草二钱。 2.苓桂枣甘汤证 脐下悸,挛急上冲,欲作奔豚者。 方:茯苓八钱,桂枝四钱,炙甘草二钱,大枣五枚。 3.苓桂姜甘汤(即茯苓甘草汤证)证 为心下悸,上冲而呕者。 方:茯苓二钱,桂枝二钱,炙甘草一钱,生姜三钱。 4.五苓散证 表不解,烦渴,小便不利,或饮水则吐者。 方:猪苓三钱,白术三钱,茯苓三钱,泽泻五钱,桂枝二钱。 5.真武汤证 心下悸,头眩,身瞤动,振振欲僻地,腹疼,小便不利,或下利,或呕咳者。 方:茯苓三钱,芍药三钱,生姜三钱,白术二钱,炮附子三钱。 6.茯苓四逆汤证 心下悸而烦,小便不利,身瞤动,厥逆恶寒,汗出不止,或下利者。 方:茯苓四钱,人参一钱,生附子一钱半,甘草二钱,干姜一钱半。图片
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: 《建珠录》曰:“主僧某,请诊曰:贫道眼目有外障而不得明,然看物不能久视,或勉强时,则无方园大小,须臾即渐灭,最后则芒刺射目中,即疼不能忍,如是者凡三年矣。先生诊之,上气烦热,体肉瞤动,作苓桂术甘汤及芎黄散使服之,数十日,其视稍真,不复有锥芒矣。”[汤本氏按:“此证为乱视而兼眼睛疲劳也。”] 又:“一女子,初患头疮,疗后,两目生翳,卒以失明,召先生求诊之。其证,上逆心烦,有时小便不利,作苓桂术甘汤,及芎黄散而杂进之,或时以紫丸攻之,翳障稍退,左眼复明。于时,其族或以为古方家多峻药,障弱虽退,恐有不测,大惧,乃谢罢。更召他医服缓补之剂,久复生弱,漠漠不能见,于是复来谒曰:我向赖先生之庇,一目复明,然惑于人之间阻,遂复失明,今甚悔焉,幸再治之,则先生之惠也。请甚恳,先生因复诊之,仍使服前方数月,两目复明。”[汤本氏按:“头疮为外治事,不行内治,往往变眼疾,皮肤科医者,不可不三省之。”] 又:“有良山和尚者,年七十余,其耳聋者数年,尝闻先生之论,百疾生于一毒,深服其理,因来求诊治。心胸微烦,上气殊甚,作苓桂术甘汤及芎黄散使服之,数月未见其效,乃谢罢。居数日,复谒曰:自谢先生后,颇能通听,意者唯之邪毒将尽也?先生诊之曰:未也,试再服汤液,当不能复听,然后再能听者,可以其毒尽矣。因服前方,数月,果如先生言。”[汤本氏按曰:“东洞翁于前数证,均用芎黄散,然余之言,以黄解丸为优。”] 又:“一女子,患痿痹,诸治无效,先生诊之,体肉瞤动,上气殊甚,作苓桂术甘汤使饮之,须臾,坐尿二十四次,忽然起居如常。” 《成绩录》曰:“某氏妻,郁冒上逆,居恒善惊,闻足音跫然即惊悸怵惕,故不欲见人,常住处深闺,家人咸敷毡以步,使其不闻席音,摄养修治,无微不至,但不见寸效,荏苒在床已数年矣。于是请诊于先生,先生予苓桂术甘汤,积年之疾以之渐愈。” 《生生堂治验》曰:“一男子腰疼,小便时每下血合余,面色鲜明,立则昏眩。先生处以苓桂术甘汤,加五灵脂,而顿愈。”[按:“五灵脂为祛瘀血药,此病当有桂枝茯苓丸与本方合用之机会甚明。”] 又:“一男子年三十,奔豚日发一次或二次,甚者牙关紧急人事不省,百治不效。先生诊之,脐下悸,按之疼,使服苓术(摘录者注:桂)枣甘加大黄汤,兼用反胃丸二十丸,每日一次,旬日愈。”[汤本氏按:“亦当用黄解丸兼用本方治此证。”] 《证治摘要》曰:“苓桂枣甘汤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腹疼冲胸者,有屡用屡验之效?”[汤本氏按:“余亦曾用本方以治此证。”] 《橘窗书影》曰:“某人妹,年二十余,脐下有动悸,任脉拘急,(即右腹直肌挛急也)时时冲逆于心下,发则角弓反张,人事不省,四肢厥冷,呼吸如绝,数医疗而不验。余诊曰:奔豚也,予茯苓枣甘汤,使服数旬,病减十之七八,但腹中尚拘急,或手足牵扯拘挛,因兼用当归建中汤(即小建中汤去饴糖加当归),数月全治。” 《方舆輗》曰:“心下悸,概属痰与饮,以此方(即茯苓甘草汤)加龙骨牡蛎绝妙。又此证又致不寐者,以酸枣仁汤及归脾汤不能治也,余用此方屡奏奇效。有一妇人,自心下至膈上,动悸颇甚,势如城廓憾(摘录者注:是撼吗?)摇,遂眩晕不能起,夜悸烦而目不合,如是数年屡易医而不愈,余最后诊视,谓病家曰:群医之案不一,今我姑置其病因不顾,止投一种方,服之即使不愈,则可令能起,即予茯苓甘草汤,加龙骨牡蛎(梅花蛎),日渐有效,淹久之病半年痊愈,病人欣喜不胜,此非奇药异术,而能起沉疴痼疾者,以为读以上之方药也。” 《杂病辨要》痘疮条曰:“疹点稀朗红润而心下悸者,急当治其悸,否则小便不利,水气满于皮肤,而治病必迟,治悸宜茯苓甘草汤。” 《医方口诀集》曰:“余尝治平野庄一人,伤寒发热,口燥而渴,予水则吐,后用汤药亦吐,诸医束手,请治于余。诊脉,脉数,记得伤寒论中'中风六七日,不解而烦,有表里证,渴欲饮水,水入则吐者,名曰水逆,五苓散主之’之言,遂以五苓散末白饮和服,一匕知,三匕已。” 又:“消渴经年,且胸胁支满,而头晕,予五苓散加甘草,水煎使服之,不三剂,诸症悉退。” 《成绩录》曰:“一男子患消渴,日饮数斗,小便亦多,食倍于平日,先生予五苓散,服月余,奏全效。” 《类聚方广义》曰:“霍乱吐下之后,厥冷烦躁,渴饮不止,而水药共吐者,宜严禁汤水菓物,每欲饮水,则予五苓散,但一帖分二三次服为佳,不过三帖,呕吐烦渴必止,吐渴若止,则必厥复而热复,身体惰疼,仍用五苓散,则必漐漐汗出,诸证脱然而愈。”此五苓散与小半夏汤之分别。 《成绩录》曰:“一僧,年三十许,胸中烦闷,数日吐下黑血,诊之,脉沉微,腹满,小便难,手足浮肿,沉重不仁,大便日二三行,默默不欲饮食,食即停滞于胸间,入腹则气急,腹满殊甚,其他如所谓黄胖病者,先生予真武汤,百患悉治。” 又:“一妇人腹疼,硬满挛急,时时发热,小便不利,手足微肿,微咳,目眩,已百余日,一医投大柴胡汤,诸证日甚,热亦益炽。先生诊之,予以真武汤,一二日热退,利止,经五天日,小便快利,而肿遂去,食亦渐进,腹已不疼,目亦不眩,但硬满挛急如故,兼以当归芍药散,诸症痊愈。” 《古方便览》曰:“一男子四十二岁,患下疳疮后,左半身不遂,手足颤抖欲掷地,日间发痫,十四五日必一发,食时,使人代哺之,仰卧藤上已三年矣。余诊之,自少腹至心下硬满,心悸而拘挛,乃作此方及三黄丸予之,时时以备急丸攻之。服一月痫不发,又作七宝丸予之,每日一次,凡七次,而痊愈。” 《勿误药室方函口诀》曰:“此方(真武汤),以内有水气为目的,而与其他附子剂不同,此因水饮,心下悸,身瞤动,振振欲僻地,或觉麻木不仁,手足牵引,或水肿,小便不利,其肿虚谑而无力,或腹以下有肿,而臂肩胸背羸瘦,其脉微细,或浮虚而大,心下痞满,而饮食无味者,或四肢沉重疼痛,下利者,用之有效。” 《橘窗书影》曰:“一女子,患疫,八九日,汗大漏,烦躁不得眠,脉虚数,四肢微冷,众医束手,余投以茯苓四逆汤,服一二日,汗出,烦闷去,厥去微温。” 又:“一女子,四十许,经水漏下,一日下血块数个,精神昏聩,四肢厥冷,脉沉微,冷汗如流,众医束手,予以茯苓四逆,厥愈,精神复常。” 八、表证与虚寒的关系 其人素虚多寒,患太阳病时,常使表证为候不备,且每为阴阳表里互见之证,治宜随证先扶其虚,再治其表。但亦有救里解表合治一方者,并表证误治失治,亦每使转为阴虚证,见于本篇此类的方证有以下数则。 1.桂枝甘草汤证 心下悸,上冲急迫,欲得按者。 方:桂枝一两二钱,炙甘草六钱。 2.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为桂枝甘草汤证而胸腹有动或烦惊者。 方:桂枝一钱,炙甘草二钱,牡蛎二钱,龙骨二钱。 3.小建中汤证 主治里急(腹部拘急),腹急疼,或心中悸而烦者。 方:桂枝三钱,炙甘草二钱,大枣四枚,芍药六钱,生姜三钱,饴糖一两。 4.芍药甘草汤证 主治拘挛,急迫者。 方:芍药六钱,炙甘草六钱。 5.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应为芍药甘草汤证而兼有附子证者。 方:芍药三钱,炙甘草三钱,附子一钱半。 6.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主治胸腹满而呕者(气满气胀)。 方:厚朴八钱,生姜八钱,半夏五钱,炙甘草二钱,人参一钱。 7.炙甘草汤证 主治脉结代,心动悸而为阳虚证者。 方:炙甘草四钱,生姜三钱,人参二钱,生地一两六钱,桂枝三钱,阿胶二钱,麦门冬五钱,麻仁五钱,大枣十枚。 8.甘草干姜汤证 主治烦躁吐逆而厥者,或多涎唾,眩而小便不禁者。 方:炙甘草六钱,干姜三钱。 9.四逆汤证 主治四肢厥逆,下利,恶寒,身体疼,口中和,脉微弱者。 方:炙甘草二三钱,干姜二钱半,附子二钱。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: 《建珠录》曰:“一男子,四肢惫惰,有时心腹切疼,心常郁郁,志意不乐,诸治无效。某医以先生有异能劝迎之,其人曰:因闻先生名,然古方家多用峻药,是以惧而未请,医更劝之,且保其无害,遂迎先生诊之。腹皮挛急,按之不实也,乃作建中汤使予之。其夜胸腹烦满,吐下如倾,其人大惊,急召某医责之,医曰:东洞所用非峻药也,因病适将发动耳。其人尚疑,又面先生,意欲不复服,先生曰:余所用非吐下之剂,而如是其甚者,盖彼之病毒之势已败,而无所伏,因而自溃,宜益攻之。其人服其言,先生乃还。翌日,病者自来谒曰:吐下之后,诸证脱然如平日。”服建中而吐下如倾,是大瞑眩,故即治。 《生生堂治验》曰“一男子,久患头疼,立即晕倒,医以为徵毒,予芎黄汤及轻粉、巴豆之类攻之,数十日。先生诊之,自心下至少腹拘急如绳索,乃以小建中百余帖愈之。” 《建珠录》曰:“云州医生,年三十余,一日忽苦足跟疼,如锥刺,如刀刮,不可触近,众医无能处方者。有一疡医,以为当有脓,以刀劈之,亦无效。于是迎先生诊之,腹皮按之拘急,不驰,作芍药甘草汤使饮之,一付即已。” 《生生堂医谈》曰:“一翁,五十余岁,闲居则安静,稍劳动身体即疼痛不宁,家事废治者,殆三十年,医药亦无一验,来请余治。察过周身有青筋放之,毒血迸出甚多,即予芍药甘草汤,后来请治十二次,而复常,耕稼随意矣。” 《麻疹一哈》曰:“丙申夏,患麻疹,疹后经数十日,自舌本之左边至牙龈,肿疼如刺,又自耳后连左额,疼楚不堪,呻吟之声达于四邻,更医十一人,芎黄、梅肉之类,亦无所不用,或缓或急,迁延自若至戊戌春三月,请予诊治。舌本强直,肿疼不能言,妻为代告苦处之状,因按其腹,自心下至脐上,惟皮腹拘急甚,而无他异,乃作芍药甘草汤使饮之,下痢日二三行,三日痛楚减半,二十日许肿痛痊愈,已能言语矣。再为详悉腹候,胸腹微满时或微痛,以紫丸攻之,服后每下利如倾,约十日许,用一次,凡五六次,约经百日许,诸证治愈,而健食倍常云。” 《类聚方广义》曰:“芍药甘草汤,治腹中挛急而疼者,小儿夜啼不止,腹中挛急甚者,亦有奇效。” 又:“本方(芍药甘草汤加附子)治疝毒沉滞,四肢挛急,难以屈伸。”此方加大黄,名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,治寒疝、腹中拘急恶寒者,腰脚挛疼,睾丸肿,二便不利者有奇效。 《张氏医通》曰: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胃虚呕逆,痞满不食。” 《卫生宝鉴》曰:“至元庚辰,六月中,许伯威,五旬余,中气本弱,病伤寒八九日,医者见其热甚,以凉剂下之,又食梨三四枚,而伤脾胃,四肢冷,时昏聩,请余治之。诊其脉,有时动而中止,而自还,乃结脉也,心亦动悸,呕噫不绝,色青黄,精神减少,不欲开目,倦卧,恶与人语,余以炙甘草汤治之。减生地者,恐损阳气也,锉一两,使服之,不效再于市铺选尝之厚者,再使煎服之,其病减半,再服而愈。” 《静俭堂治验》曰:“一妻,心中悸,胸下痞硬,脐上动悸,失音不能开声,不大便五六日,时复头眩,脉沉细,饮食不进……虽诸证稍快,惟声音不出,悸动不止。十九日改剂用炙甘草汤,七八日动悸止,声音开,得以复常。” 《橘窗书影》曰:“一妻,乞诊,其消渴,数日不愈,一医认为胃热,屡下之,消渴止,舌上赤烂,至于齿龈亦糜烂,不能饮食,脉虚数,浊吐有腥臭,余以为肺痿之证,用炙甘草汤加桔梗,病渐愈。”[汤本氏按:“治口舌腐烂,以地黄为主药之作用也。”] 《勿误药室方函口诀》曰:“此方(甘草干姜汤),药简而用广,如伤寒之烦躁吐逆、肺痿之吐涎沫、伤胃之吐血等,皆可用之。又以此方送下黑锡丹,治虚候之喘息,及肺痿之冷证。其人肺中冷,气虚不能温布津液,因而津液聚化而为涎沫,致唾吐浊沫,然非如热证之唾凝而重浊也。又不咳,而咽必渴,遗尿,小便数者,用此方有奇效。又病人嫌服此方,不咳,只多吐涎沫,而非唾者,用桂枝去芍药,加皂荚汤有奇效。又不烦躁,而但吐逆,难用苦味药者,用此方而弛缓,有奇效。” 《古方便览》曰:“世医所谓中寒中温,及伤寒阴证、霍乱等证,若有厥冷、恶寒、下利、腰疼等,皆宜此方。又可用于一年或二年下利清谷不止者。” 《类聚方广义》曰:“霍乱吐利甚者,及所谓异鸿证而急者,死不崇期,若仓皇失措,拟议误策,使人毙于非命,重罪何归乎,医者当研究于平素,始可救急而济变也。” 又:“霍乱病虽因外感,盖伤食也,又有挟疝癥激动者,其不吐不下,腹胸刺疼者,当予备急丸、紫丸以吐下之。腹疼闷乱止,而呕不止,药汁不入者,宜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止其呕。吐下后,头痛发热、身疼痛、渴而呕吐、小便不利、脉浮数者,宜五苓散。前证吐利不止、四肢微冷、好热饮者,人参汤。吐下止、大热大渴、烦躁、心下痞硬者,白虎加人参汤。前证头痛恶寒、汗出、身体痛疼、心下痞硬者,白虎加桂枝汤。干呕不止、冷汗、厥逆、转筋腹痛、脉微欲绝者,宜用四逆汤。苟精究攻伐之术,治安之策,不误于施设,而起其可起者,岂难事乎?” 又:“四逆汤为救厥之主方也,然伤寒之热结在里,中风卒倒,痰涎沸涌者;霍乱未吐下,内犹有毒者;老人食郁,及诸卒病闭塞不开者,纵令身厥冷,冷汗脉微。能审其证,以白虎、泻心、承气、紫丸、走马之类解其结,通其汗,则冷不治而自复。若误认为脱证,匆遽用四逆、真武,则犹下井投石也,庸工杀人,常生于此。” 刀子在说话摘自《〈伤寒论〉通俗讲话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24.3.6.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